11月5日,河南南阳龙凤陵园的一则情况说明,把三个月前的一场冲突重新拉回公众视线——今年夏天那起有组织冲击陵园的事件,终于有了明确的处理结果。

根据陵园披露的信息,8月10日至12日,以齐某某为首的数十人,手持利器多次围堵陵园大门,暴力破坏园区设施,甚至对工作人员进行恐吓、殴打。当时整个园区一片混乱,原本正常的祭扫和运营几乎陷入停滞,不少家属只能站在大门外焦急等待,场面一度失控。这场冲击的首要分子雷某某、赵某某、胡某某已被依法行政拘留,其余涉案人员的调查仍在推进中。

但事件的“罗生门”才刚刚开始。自称陵园投资人的齐景云,给出了完全相反的说法:“我是拿着2022年南阳中院的民事判决去的,带了公证处、律师和保安,就是想沟通产权问题,根本没堵门也没拦着人祭扫。”她反指李书良全家“煽动群众”,雇佣人员拿铁锹、棍棒堵门,还把她描述成“强占陵园的黑恶势力”。更让她委屈的是,8月11日凌晨,李书良的子女李海霞、李龙江从外地纠集20多个社会青年,搬空了陵园里的空调、沙发、电脑等资产,甚至“自导自演跳河闹剧”,试图混淆视听。

“我已经把李书良私刻公章、非法占地、偷税漏税的材料整理会一步步向有关部门反映。”齐景云说,自己作为投资人的权益被“强行剥夺”,才是这场冲突的根源。

这场“全武行”的背后,是一场持续数年的投资权益纠纷。公开资料显示,龙凤陵园是2005年开园的规范化公墓,曾是南阳市“两节一会”招商重点项目,也是宛城区“重点保护企业”。但从2020年开始,齐景云就以“企业出资益确认纠纷”为由,多次将陵园和时任法定代表人李书良告上法庭——2020年6月起诉后撤诉,2021年至2022年又两次起诉,直到2022年南阳中院作出民事判决,认定她的投资人身份。

而企查查的数据,则勾勒出陵园产权的变化轨迹:2024年2月,陵园法定代表人从李书良变更为马小琼,投资人也从宛城区民政局转为宛城区民政事业发展中心100%持股。这意味着,陵园的“归属权”早已发生了根本性转移,而齐景云的“投资人身份”,似乎并没有跟上这份变化。

一边是陵园说的“暴力冲击”,一边是投资人说的“维权被诬陷”;一边是法院的判决文书,一边是产权结构的变更——这场纠纷的复杂程度,远超普通人的想象。如今3人被拘的结果,只是解决了“冲突的表面”,但藏在背后的权益之争、信任裂痕,却还没有答案。

对于南阳市民来说,龙凤陵园不是一个普通的场所,而是20年来承载着无数家庭记忆的“心灵港湾”。当投资纠纷演变成“全武行”,当原本安静的陵园变成“战场”,最受伤的,其实是那些想安心祭扫的家属。

警方仍在对剩余涉案人员进行侦办,齐景云的举报也在推进中。这场从“纸面纠纷”走到“肢体冲突”的事件,最终会以怎样的方式收尾?或许只有等所有真相水落石出的那天,才能给陵园、给家属、给公众一个交代——毕竟,再复杂的权益之争,也不该用“暴力”来写结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