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11日的西安全运滑板赛场,当崔宸曦完成最后一个Ollie(豚跳)接尖翻的组合动作,计分屏跳到239.53分时,现场的欢呼差点盖过了板轮摩擦地面的声音——这个从济南走出来的“05后小孩姐”,不仅把第十五届全运会滑板女子街式冠军收入囊中,更给山东代表团捧回了历史上第一枚滑板项目的全运金牌。
熟悉崔宸曦的人都知道,她的“冠军路”从来不是“顺风顺水”的剧本:2020年才第一次摸滑板,跟着小区里的哥哥姐姐学“荡板”;2021年第一次参加专业比赛,就拿了中国滑板精英赛专业女子组亚军,评委说“这孩子摔的时候眼睛都不眨,像块‘撞不碎的石头’”;2023年杭州亚运会更炸——13岁的她穿着印着“济南”的队服飞过障碍,连对手都停下来给她拍照,那枚金牌让她成了中国亚运最年轻的冠军,也让“崔宸曦=滑板天才”成了网友的共识。
但“天才”的背后,是藏在长裤里的淤青。有粉丝翻出她去年训练的视频:三伏天在济南的露天场地,板面晒得发烫,她摔在水泥地上,膝盖渗着血,却笑着对教练说“再来一遍”;巴黎奥运会拿第四的时候,她抱着滑板坐在场边哭,不是因为遗憾,是“觉得自己还能再拼10厘米”;今年3月FISE澳门站,她对着日本奥运铜牌得主山枫奈做了个后空翻,落地时板轮擦出火星——那一刻,连解说都喊:“这不是比赛,是崔宸曦在‘掰手腕’,和自己的极限。”
现在的她,站在全运冠军领奖台上,少了点当年的“冲劲”,多了份“稳劲”:半决赛的线路设计得像“精密计算过”,每个动作的角度都精准到毫厘,连裁判都忍不住点头。网友的评论里,有人说“她把天赋熬成了实力”,有人说“滑板因为她变得更有温度”,还有妈妈留言“我家孩子学滑板,就想成为她这样‘摔不垮’的小孩”。
其实崔宸曦最打动人的,从来不是“拿了多少金牌”。是她10岁时举着滑板说“我想滑”的眼睛,是摔了100次还能站起来的腿,是站在领奖台上说“下一个目标是世锦赛”的坚定——她用滑板告诉所有人:所谓“厉害”,不过是“喜欢的事,拼到底”。
这枚全运金牌,不是终点。就像她赛后踩着板绕场时,风把她的头发吹起来,她笑着比了个“耶”——那个曾经在济南小区里滑滑板的“小孩姐”,早就把“下一站”写在了板面上:“要滑到世界的舞台,让更多人看见中国滑板的样子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