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刷朋友圈时,看到闺蜜发了条吐槽:“刚打开外卖APP,手机突然‘自动’跳进淘宝双11会场——我连淘宝图标都没点啊!”底下立刻有二十多条回复,全是类似的“糟心经历”:有人刷新闻被跳转,有人看视频中途“被切屏”,更有老人误点后找不到退出键,急得给儿女打电话。原本该是“优惠狂欢”的双11,却因为一则“霸屏广告”,成了网友眼里的“扰民现场”。

“这哪是广告?分明是‘强制绑架’!”在某社交平台的讨论帖里,网友的情绪直接炸了:有人放狠话说“卸载淘宝保平安”,有人质疑“监管部门怎么不管管这种乱象?”还有人翻出之前的“旧账”——去年双11也有类似的“跳转广告”,怎么今年还变本加厉了?

带着这些疑问,我们联系了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。工作人员明确回应:“淘宝平台注册地在杭州市余杭区,按照属地管理原则,具体情况得找余杭区市监局了解。”随后,我们拨通余杭区市监局的电话,相关负责人给出了更明确的答复:“已经收到关于淘宝‘霸屏广告’的举报,目前网监分局正在抓紧调查。”

“这种‘霸屏跳转’可不是‘烦人’那么简单。”山东柳泉律师事务所的王振康律师一语道破关键,“广告通过‘强制授权、超范围读取用户行为数据’实现跳转,本质上侵犯了用户的个人信息权和隐私权——就算是双11,也不能突破法律的边界。”而翻开淘宝的“监管记录”,其实早有“违规前科”:2021年6月,因广告违法行为被余杭区市监局处以5万元顶额罚款;仅一个月后,又因未制止平台商家的广告违规,再吃一张5万元的罚单。

从“网友集体吐槽”到“监管介入调查”,这场风波的核心,其实是消费者对“被打扰”的一次集体反抗。双11的意义,从来不是“用强制手段塞给用户优惠”,而是让愿意参与的人真正享受到便利。余杭区市监局的调查还在推进中,我们也会持续跟踪进展——毕竟,好的促销不该以“牺牲用户体验”为代价,热闹的双11,更该守好“不扰民”的底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