双十一的预售战刚打响,不少人盯着购物软件里的积分犯嘀咕:“攒了大半年,能兑个锅还是个杯子?”可这时候盯着你的不只是平台的优惠,还有藏在短信里的“钓鱼钩”——重庆的杨先生上周就差点被“钓”走大几千。
上周五晚上,杨先生刚加完第三件预售商品,手机震了下:“【10086】您有1380积分即将到期,点击https://xxx兑换空气炸锅,仅剩3个名额!”链接后缀写着“zhsyyt.com”,看着像“掌上营业厅”的缩写,他没多想点进去——页面要填姓名、身份证号,还要信用卡号和背后三位安全码,最后提示“需安全控件才能提交”。等他输完所有信息,当天夜里手机突然炸了:三条消费短信接踵而来,2399元、3140元、2200元,合计7739块,全是子刷的!
你以为是运营商发的?其实那串“10086”根本不是数字“1”开头——子把第一个“1”换成了小写字母“l”!这俩字符放一起,不放大看跟双胞胎似的,刚好赌你“扫一眼就信”。
我做新闻这么多年,见过不少这种“文字游戏”术,最近双十一临近,子还升级了套路:有的把链接伪装成“XX平台积分商城”,点进去要你填银行卡密码;有的直接打语音电话,一口“标准客服腔”:“您好,我是XX购物平台的,您的积分能兑无线耳机,需要提供验证码确认身份”;更狠的是“先交运费”套路——说“礼品免费但要付29元运费”,等你转了钱,不仅礼品没影,银行卡还可能被“盗刷”。
为啥这种术总有人中招?因为它抓准了咱们的“积分焦虑”:“不用就浪费了”“限时兑换得赶紧”,子刚好拿“过期”“限量”当鱼饵,把你往陷阱里引。
我跟网警聊过,他们给了三个“保命提醒”,记牢就能防90%的坑:
第一,看号码——凡是“00”“+”开头的短信,直接归到“垃圾信箱”,正规运营商不会用国际号码发通知;
第二,查来源——要兑积分?直接打开移动/淘宝/京东的官方App,或者打10086、平台客服电话问,别点陌生链接;
第三,守底线——任何要你填“信用卡安全码”“手机验证码”“先交钱才能兑奖”的,全是子!正规兑换从来不会要这些“贴身信息”。
双十一的热闹是给咱们捡便宜的,不是给子“捡漏”的。昨天我翻后台留言,有个读者说:“前天收到‘10086’的积分短信,幸好我多了个心眼,打开移动App查了下——根本没这回事!”你看,就多“查一步”,就能把子挡在门外。
最后再敲个黑板:“10086”和“l0086”就差一个字符,可背后是“官方”和“子”的天壤之别。下次看短信,记得把“发送者”那行字放大,多看一眼——这一眼,可能就保住了你大半个月的工资。
毕竟,双十一要的是“省钱”,不是“送钱”。把防备心揣好,咱们才能踏实抢优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