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阵子追《赴山海》追得我直拍沙发扶手——好好的武侠题材,滤镜厚得像敷了三层面膜,主角脸白得能反光,打戏抠图抠得人眼晕,完全没点江湖的“糙劲”。直到昨天点开《暗河传》,龚俊那张带着黑眼圈、脸色暗沉的脸一出来,我突然坐直了:这才是刺客该有的样子啊!
作为龚俊第一部真正挑大梁的大男主剧,《暗河传》一开篇就“反套路”。没有慢镜头转圈圈的出场,没有磨皮到看不见毛孔的妆容——龚俊演的苏暮雨,是暗河刺客组织的“愧”(负责守护大家长的死士),穿着暗色系长袍,戴着眼角带獠牙的鬼面,连眼神里都带着股子“熬了三晚没合眼”的疲态。他不用装帅,站在那,脸上的暗沉和眼底的红血丝,就把“人中之鬼”的累演活了。
最让我惊喜的是这剧的“侠”——不是飞檐走壁的花架子,是苏暮雨刻在骨头上的“轴”。苏昌河(常华森饰)劝他杀大家长夺权:“拿到眠龙剑你就能自由,不用再做死士。”他想都没想就拒绝:“我是愧,我的责任就是护着他。”不是傻,是他懂:刺客没了承诺,今天能杀主顾,明天就会被人杀;暗河的秩序乱了,他们这些“拿人钱财替人消灾”的刺客,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。这种“守规矩”的侠气,比十个特效打戏都让人上头——武侠剧缺的,不就是这种“把承诺当命”的狠劲吗?
再说演员的“贴脸”。龚俊这次是真“放得开”:没有白得发光的底妆,没有精心打理的发型,脸色暗沉得像刚值完夜班的记者,可恰恰贴合苏暮雨“每天在刀尖上走”的状态。他不用挤眉弄眼演“狠”,只需要皱着眉站在那,眼神里的疲惫和坚定,就把“想逃却不能逃”的矛盾感演活了。彭小苒的慕雨墨也有意思,原著里是“暗黑第一美人”,她没往“妖媚”上靠,反倒是穿着紫衣服,对着唐怜月装柔弱时,眼里那点小算计——像极了巷子里卖花姑娘的机灵,美人不是靠妆容,是靠“会用脸”。
配角们的“戏骨感”更绝:耿乐演的大家长,伤重逃亡还坐得笔直,眼神里的狠劲,像极了老茶馆里坐阵的袍哥;乔振宇的苏喆,拿个禅杖站在那,没说话就自带气场,试探白鹤淮时飞出去的圆环,比台词还管用——这才是江湖老狐狸该有的样子,不用喊“我很厉害”,站在那就能压得住场。
昨天一口气刷完四集,最爽的是这剧没把观众当:节奏快得像重庆的火锅局,一点不拖拉;“侠”字没挂在嘴边,却藏在苏暮雨的每一次拒绝里,藏在苏昌河对兄弟的“帮衬”里。没有厚滤镜,没有抠图打戏,有的是“刺客也得讲规矩”的真实——这才是我们想看的武侠剧啊!
等更新的间隙,我翻了翻评论区,有人说“龚俊终于选对剧本了”,有人说“这才是武侠该有的样子”——其实哪是选对剧本,是剧组懂了:武侠剧的魂,从来不是滤镜和特效,是“人”,是“信”,是愿意为了一句承诺拼到底的“轴”劲。
今晚继续蹲更新,倒杯老荫茶,看苏暮雨怎么守着他的“规矩”,把暗河的乱局掰回正轨——毕竟,这样“不装”的刺客,才配得上“大男主”这三个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