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16日晚,文旅部的一则提醒让不少人的旅游计划按下了“暂停键”——“近期请中国游客避免前往日本旅游”。这不是一句泛泛的提示,而是针对当前日本两重风险的明确警示,每一个字都连着国人的安全神经。
第一重风险:治安隐患,已经“捂不住”了今年以来,在日本的中国公民遭遇的违法犯罪案件格外扎眼:街头随机遇袭、随身财物被抢、甚至有人在热门景点附近被跟踪——更让人揪心的是,多起案件至今未侦破。就像有网友说的:“本来想带父母去北海道看雪,现在一想到‘可能遇到危险’,立刻把机票退了。”旅游的本质是放松,可当“安全”都成了未知数,谁还敢迈出那一步?
第二重风险:“大环境”变了,氛围比天气还冷比治安更让人在意的,是日本近期公然发表的涉台挑衅言论。这不是“外交口水仗”——当对方高层挑战我们的核心利益时,整个中日交流的氛围都变了。有在大阪的华人说:“最近去超市买东西,偶尔会遇到异样的眼光,本来想好好玩的心情,瞬间就没了。”这种“看不见的压力”,比明面上的危险更让人难受。
其实早在文旅部提醒前,不少游客已经主动做出了选择:有人退了12月的东京机票,有人取消了奈良的民宿预订,理由就四个字——“安全第一”。就连航司都紧跟着调整了政策,现在涉日航线客票可免费退改,就是为了让大家没有“退订顾虑”。
而对于已经在日本的中国公民,提醒里的“紧箍咒”也念得很实:密切关注当地治安、出门带好证件、遇到紧急情况立刻联系使领馆。有在京都的留学生说,最近把使领馆电话设成了手机快捷拨号,“不是怕出事,是得给自己留个‘安全锁’”。
说到底,文旅部的提醒从来不是“限制出行”,而是“守护安全”。当外面的世界变得不那么友好时,祖国的提醒就是最暖的“安全伞”——毕竟,比“看风景”更重要的,是“平平安安回家”。
无论是打算出发的,还是已经在海外的,记住:安全永远是旅行的第一站。